开启辅助访问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风格

717C社区

楼主: 泡泡儿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外] 柬埔寨,红色高棉之旅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2-5-6 0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5-6 09:2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更啊,等着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5-6 09:41 | 只看该作者
安逸 巴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5-6 09:54 | 只看该作者
洋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5-6 14:22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5-6 17:40 | 只看该作者
好生活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5-6 2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5-7 06:2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车友出游,新意不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0:4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女王宫门口的吴哥全景示意图,比例有些问题,但是比较直观,特地拍回来写游记用的。

所谓吴哥不是指某一座建筑,当然最大建筑被叫做吴哥窟或者吴哥寺,但是整个吴哥遗迹是拥有各种建筑约600座,散布在45平方公里的森林中,包括石造宫殿、佛寺完塔,层层屹立。全部建筑都用巨大石块砌成,有各种精美雕刻,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建筑。长期被埋没在丛林草莽中,至十九世纪后期才被重新发现。 其中吴哥窟是世界最大的寺庙,吴哥窟对于柬埔寨的重要地位,你只需要看看柬埔寨的国旗就能明白,这片古迹是这个民族的灵魂。



标准景区平面图,主要用于和摩的司讨价还价使用~ 上面还有当时为了和司机说明白地点拿笔画的圈...



实际的卫星照片,这是我们4天的不完整轨迹。

对于没去过吴哥的人来说要想搞清楚吴哥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的规模和形式,实在有点脱离我们的日常观念,单给你看一张地图你是完全没法理解的,常规来讲游览吴哥就是大圈和小圈的概念。
何为小圈和大圈呢?
所谓圈的概念就是指由景区公路串联起来的游览顺序,图上红圈为大圈,紫线为小圈。按此方法从节约时间的角度讲,是比较科学的,因为吴哥寺庙众多,想要一一浏览不做科学规划是不太可能的,不做规划的结果就是会变成没头苍蝇装,四处乱走,四处乱走固然也不错,但是交通成本略高,因为当地的“三蹦子”美其名曰是按天来包的,但是人就要看公里数来算钱。
其实这趟我俩就没有完全按照所谓的大圈与小圈来走,因为拍照需要,我们总是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光线条件下去某个寺庙,所以每天的一个工作之一就是要和摩的司机讨论路线和讨价还价~ 是挺痛苦和麻烦的一个事情,吴哥的NB之处就在于很多寺庙你去一次还不行~ 有些寺庙由于太值得回味,最少需要去两次...
铺垫讲完,吴哥之旅正式展开!



    为了吴哥窟的日出,又是4点多起的~5点到的售票处,三天门票40美元,七天60美元。门票还需要拍照,之后每天进去要在这里打个孔,每个寺庙门口还要在出示门票,所以要妥善保存,否则丢了是不补票的。



    在一片漆黑中点着头灯,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沿着吴哥寺的大道走进吴哥寺,如上图所示,就这个逼天气~ 要是还指望能看见日出就是个传说了!外加吴哥寺正门修缮,搭着巨大的脚手架,实在是太煞风景了,游览没问题,但是对于拍照就是大悲剧。唯一的体验就是在一片漆黑中的日出前,在逐渐转亮的光线中渐渐隐现的巨大吴哥寺,还是挺震撼的。



    等着日出的N多游客,我早早就撤离了,趁着没人往寺内走去,在这样的天气中,再继续等没任何意义了,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基本放弃拍照,安心浏览了。更何况站在人群中纯粹就是喂蚊子,柬埔寨的蚊子,实在厉害,被钉一下不但会痒,还会肿一大片~ 后来在暹粒买了点白虎膏抹上才好。在吴哥几天我的腿基本上被钉花了~


原谅我实在不想放第一次去吴哥拍的照片,因为天气实在太杯具,6号我们又来一次吴哥寺,那天天气相对好些,留在那天放吧。这是从吴哥门廊望向庭院和升起的观光热气球,后来我们也去坐了下,后面再说。 另外就是去了吴哥之后感觉135全副相机在这里太无力了!很多时候自己给自己拍绝望了~想把吴哥拍好,抛开时间成本不说,单从器材上讲最少画幅也要120以上才可以。



    吴哥寺周围一圈的浮雕,相当震撼,一圈看下来相当耗时,是吴哥寺除建筑外最值得细细观看的部分!雕工精细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余,长近百米,全长达八百余米,绕寺一周。

    石壁浮雕的主题故事依据中大门往右逆时针顺序依次是:
    一、  库鲁歇特之战(Battle of Kurukshetra),描述战争对垒的场景。
    二、  苏雅哇曼二世的军队(Army of King Suryavarman Ⅱ,皇帝骑着大象、头戴皇冠,手持斧头;
    三、  天堂与地狱(Heaven and Hell),描绘37层天堂的享乐和32层地狱的惩罚。
    四、  乳海翻腾(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浮雕中最著名的故事,叙述了天神魔鬼联合制造长生不死仙丹的印度传说,并由此制造了曼妙美丽的天女(Apsara)。
    五、  大象门(The Elephant Gate),没有阶梯的大象门。
    六、  毗湿奴战胜群魔(Vishnu Conquers the Demo s)骑着加鲁达神鸟的毗湿奴与群魔遭遇并击退来者。
    七、  克里希纳与魔鬼(Krishna and Demon King)描述克里希纳围城捕获魔王,最后还为魔王求情。
    八、  神魔之战(Battle of the Gods and Domens)刻画布马力诸神与不同恶魔的战争。
    九、  兰卡之战(Battle of Lanka)描绘印度教民间传说中的然玛国王协同他的神猴军队与十个头的洼华那进行战斗的情景。






      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幅:搅动牛奶海,这是印度教的三大史诗之一的神话故事,简述了印度教中的世界起源


东回廊南面是吴哥窟最著名的浅浮雕场景:搅动牛奶海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在这个恢弘的场景中有88个恶魔和92个戴着头盔的神正在搅动大海以提取长生不老的仙丹,双方都极力想得到这种灵丹妙药。恶魔手握蛇头,神把持着蛇尾,在大海的中心,巨蛇盘绕在曼荼罗山上,恶魔和神都以蛇为绳索竞相拖拉曼荼罗山,搅动海水。
印度教我总是觉得相当复杂,从来没搞清楚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神的名字实在太绕口,总是分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1:16 | 只看该作者
总的来说4号上午的吴哥部分照片因为天气原因(阴天完全无光)没有一张是我满意的,所以接下里我只放出少数几张还算能看的,不再做太多介绍



巴戎寺的回廊,我尝试拍了很多,总是不满意,实在是能力有限



    唯一欣慰的是发现鱼眼拍摄吴哥感觉不错,还是巴戎寺,这是下层回廊,上层著名的四面佛,高棉的微笑,由于去的时间不对被旅游团攻占,所以压根没法拍,我们第二天清晨又去了一次,所以放在下面发。



    塔高寺的顶端主殿



塔布隆寺,我最爱的一个寺庙,但第一次去的时候也是悲剧,这后来又专门来了第二次。个寺庙需要在正午阳光最强的时候来拍,因为他笼罩在密林里,正午阳光强能穿透密林,另外这也是拍摄古墓丽影的外景地之一,这个被树木包裹的寺庙,是我对吴哥的最早印象,所以我很喜欢这里。




      我俩的突突车司机,已经在车上睡了,第二天我们没有继续用他,主要原因是他的摩托车马力太小~ 实在太慢了~



景区公路个别路段被洪水冲了,有时候错车是个麻烦,有时候还需要乘客先下车步行通过,车才能过去。



      中午的皇家浴池,乌云逐渐碎裂,预示着下午的天气也许还有救。



      上午的天气太悲剧,实在没法留恋,但是发觉这是个骑车的好天气!中午奔回酒店拽出座驾,先骑去暹粒吃了午饭下午决定自己骑车去转转了,哥们可是骑车来的吴哥!不再吴哥骑车转转岂能说得过去!



      下午骑了小圈,这是吴哥王城城门,其实我俩一直想用自行车来游览吴哥,但实在没法解决进寺庙后自行车的安全问题,所以只能租突突车了



      少数几个还有头的石雕,吴哥的石像以前被偷盗严重,多数的雕像都没有头了,最后当局实在没办法,只能把所有寺庙内的佛像都搬进了博物馆。



      我其实是想拍一张自行车和皇家浴池的,结果这个兜售小商品的小姑娘一只死缠烂打的不肯离去,索性带着她一起拍了。





4号这天唯一欣慰的就是吴哥护城河的日落了!相当美,总算有些收获!其实护城河的日落也很美,没必要都挤去巴肯山看人海~



4号在大排档的火锅中结束!
----------------------------------------------------------------------------------------------------------------------------------------------------------------------



好吧~ 我们又是4点多起的,并和别人反着决定上巴肯山看日出,我发现只要你和旅游指南上推荐的事反着干那就那里都没什么人~ 又是点着头灯上山,这回消停了算上我俩,只有另一对中国夫妇和他们的导游,总共山上就5个人,老安静了~ 我是不打算在日落的时候再来这里看人了。可惜还是没有日出!只能残念吴哥的日出了。




巴肯山其实也是做庙,而且考古学的地位上还不小。
这座庙宇是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开始以大吴哥城附近地区为首都後的第一座国庙,亦奠下後来吴哥建筑的基础格局。山顶上的巴肯寺(Phnom Bakheng)虽然早已破败,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吴哥建造的第一个寺庙,被称为“第一次吴哥”。山的西边是开阔的西池(West Baray),东南方丛林中是吴哥窟。从这里向北可以望见泰柬边界。巴肯寺外有长650公尺,宽436公尺的长方形壕沟,可能是罗洛斯旧都建筑的防水患工程用在新建筑上,象徵印度神话中环绕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的咸海,



庙门口的供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关注717C微信号

  • 随时享受骑行生活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717C社区 ( 渝ICP备12004793号  

GMT+8, 2024-7-1 00:54 , Processed in 0.456155 second(s), 6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