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吹表 发表于 2013-10-5 12:55

【大片来了】骑在德国

去德国之前,想象过一幅画面:大街上,锃亮的保时捷、宝马、奔驰、摩肩接踵,闪闪发光;小巷里,多彩的奥迪、甲壳虫、Polo巧笑倩兮,一骑绝尘。这个只有9000万人口,却是全世界最堪称“汽车王国”的国家,一定是满街的香车美女吧?到了德国,才发现,这幅“香车美女图”只是沉浸在汽车梦中的中国人一厢情愿的想象。事实是:“汽车王国”德国比所谓的“自行车大国”中国更像是一个自行车大国。
    首先得说,德国的大马路绝对没有北京长安街那样的规模,最多也就相当于上海的虹桥路,更多是复兴西路那样的尺寸,窄窄的,静静的。中国大街上汽车你挤我蹭、喇叭声此起彼伏的事,在德国是绝对见不到的。所有的车都安静地一溜儿,不急不躁不插队不按喇叭,遇到有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司机会礼貌地做个手势,让“弱势群体”先过。
    德国人一般家里都有一辆汽车,汽车是最基本的交通工具,同样的汽车在中国国内要花十万才能开回家,而在德国,汽车仅需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花费就可以据为已有。我在汽车专卖店里看见一辆新奥迪A6L零售价为20000欧元,(合人民币160000元),许多小排量的车也只有4000欧元左右,而德国的月平均工资大约在3500欧元(约合人民币28000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却放弃开车的享受,甘愿为了保护环境而骑自行车。在德国,自行车保有量据说在9000多万辆,有的家庭里更是人手2辆3辆的。又帅又酷的年轻人、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满头银发的老年人,都会骑着自行车上学、上班、购物。在大学的校园里,许多著名的教授就是骑着自行车去上课,去图书馆,并没有什么身价之类的问题,因为这是一种时尚。
       骑自行车上下班实际上反映了德国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德国人讲究环境保护是出了名的,较真儿也是出了名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复杂的垃圾分类法,按照要求垃圾要分成十大类,分别投入不同颜色的垃圾箱中。纸、报纸、纸板要投到兰色的垃圾箱中,牛奶盒、果汁盒以及塑料杯等要投入黄色的垃圾箱中,水果、肉、鱼、骨头、面条、包装纸等要投入绿色的垃圾箱中,白色玻璃、绿色玻璃和棕色玻璃要投入相应颜色的箱子里,电池要投入专门的箱子里或送到卖电池的商店去,化学物品如颜料、漆品等要投入专门的垃圾箱中,残留的垃圾要投入黑色的垃圾箱中。如果不按照这个分类做的话,要罚款2000欧元。
    德国的自行车道比人行道稍微窄些,自行车道是用红色的水泥砖铺的或者是红色的涂料抹的。前方路口红灯一亮,汽车、自行车和行人立即“各司其道”,老老实实地站在白线以外。每当自行车与行人发生路线交叉时,是自行车让行人先行,如果自行车与汽车发生“矛盾”时,汽车停下来让自行车先行。我第一次骑车上街时还是小心翼翼的,尤其是横过马路时更是小心再三,看到前面的汽车停了下来,我也立即停下车,摆手让汽车先走,可汽车的主人摆手让我先行。说老实话,在中国哪里接受过这种待遇,因此我仍然摆手示意汽车先行,然而汽车的主人也固执地请我先走,在相持了半分钟后,还是我心满意足地蹬上了自行车。   
    在德国的大街上还有常见的一景,许多自行车后面拖着一个带蓬的小拖车,车上高高地插着一面小红旗子,走近一看,才明白,小拖车就是婴儿车。这也是德国一大怪,最初让人想不通。在德国自行车绝对不许带人,当然也看不到违反此规则的人和车。但自行车后长长地拖着一个仅仅是由帆布围起来的婴儿车却可以在大街上畅行无阻。这真是令人费解,要知道,不要说从头到脚都是用钢铁武装起来的汽车飞驰过来,就是行人不小心碰到婴儿车,都会伤及里面的小生命的啊。可是这在德国是司空见惯的一景,婴儿车的“钢铁护甲”就是那面小旗子,无论是汽车、自行车还是行人见到这面旗子,就必须减速或停车,小红旗就是命令,就必须遵守。
    在中国的马路上,汽车占据了决定性的强势地位,随意乱插队随意乱按喇叭、随意乱停车,即使在右转的时候也常常抢在行人和自行车之前,而且缺乏对它者起码的尊重,让骑自行车成为一个相对弱势的选择。在德国,各种交通工具各行其道、秩序井然,人车皆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所以归根到底,马路秩序和行路道德,是决定自行车能不能在一个国家真正普及的关键所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准。
    在我们国内人们经常说,学习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学习奥数要从娃娃抓起;却很少听到说提高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无人再提,道德教育已经被远远的抛在了脑后。分中自有黄金屋、分中自有颜如玉。已经成了老师鼓励学生们的追求目标。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民将不民,若干年后,我们将不战自败!
    在德国小住了一段时间后,我又背包相继走过了比利时、法国、卢森堡、意大利和瑞士,大致的情况都差不多。虽然也有欧债危机,也有罢工,但洋鬼子们那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崇尚平等自由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德国后,在他人的撺掇下,我带着单车坐火车到了瑞士的巴塞尔,从那里开始了我的莱茵河之行。之所以选择骑行莱茵河,是我所住的城市杜塞尔多夫(北威州的首府)就坐落在莱茵河的下游河畔,而瑞士的巴塞尔在莱茵河的上游河畔,我可以从巴塞尔沿着美丽的莱茵河一直骑回到杜塞尔多夫,保证不会迷路。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全长约1200多公里,流经五个国家,有800多公里是在德国境内,而在德国的这一段被称为莱茵河最美的一段,1976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莱茵河的美让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河流、森林、城堡、绿地让人流连忘返,还是上照片吧。从杜塞尔多夫乘坐欧洲女神号大约5个小时便可到达巴塞尔,巴塞尔位于瑞士的最北部,与德国、法国交角,巴塞尔城被莱茵河分割开,从南往北看,左岸称为大巴塞尔,右岸称为小巴塞尔,是瑞士的第三大城市,德国的火车是允许车友带自行车的,每一列火车都有一节车厢是专门放自行车的,非常方便。到站后,你自己过来推走就行了。
   初入瑞士按耐不住好奇心,沿着火车站广场随处转转只见火车站广场并不如国内火车站嘈杂,几路有轨电车依次泊站。行人稀梳,站内人稍多,四五台自动电梯上去通过天桥通往十多个站台各行其道。每个站台为照顾残疾人都有上下电梯,走进站内超市所有商品都明码标价。相比法国德国这里的商品还是贵点。故部分瑞士人周末经常去法国或德德国采购商品。但我总结出唯有牛奶在欧州又好又便宜。一升鲜牛奶还不到一欧。超市一角有书报出售,其中包含着让我们国人看了不习惯的成人杂志图片。
   出了广场后,看着地图,很容易就找到了位于莱茵河畔的自行车专用道。这条专用道一直伴着莱茵河,被称为世界第一道,在沿河长达1000多公里的专用道上没有一辆机动车。再往前走就是三国交界的地方,我突发奇想,如果能在三国交界的地方撒泡尿,一尿尿三国,那得多牛!可摸了摸发瘪的口袋,这点钱还不够罚款的,算了,及时的把这伟大的构想遏制在摇篮里。

253892

西门吹表 发表于 2013-10-5 12:56



[










西门吹表 发表于 2013-10-5 12:57









西门吹表 发表于 2013-10-5 12:58










西门吹表 发表于 2013-10-5 13:00

继续

西门吹表 发表于 2013-10-5 13:01

.......

西门吹表 发表于 2013-10-5 13:03

......

西门吹表 发表于 2013-10-5 13:05

........

西门吹表 发表于 2013-10-5 13:08

波恩大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就是在这里上的大学 老马的故居就在离科布伦兹不远的地方回来以后看资料才知道 一不小心来了个红色之旅


西门吹表 发表于 2013-10-5 13:10

看看全景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大片来了】骑在德国